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北宁市 > 北宁县美景 > 中法战争八军机大臣集体下岗,战火直逼

中法战争八军机大臣集体下岗,战火直逼

发布时间:2023/5/15 14:05:06
中法战争形势图

01

再说李鸿章。

近些年来,李大人的思想负担小了很多,因为李大人的历史地位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相反,不少人甚至认为李鸿章是近代以来中国少有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以中法战争为例,我们来看看李大人的水平和能力。

中法战争之前,朝廷主张对法强硬,清流们更是像打了鸡血一样,整天叫嚣对法开战。

李鸿章通过对以往挨揍教训的总结,以及通过对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指出:不能战,战必输。建议放弃越南,集中力量搞建设。

结果,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结果。李鸿章的话根本没人听。

李鸿章不是位高权重吗?怎么不能一言九鼎?

除了多尔衮,大清国就没出过权臣。至于鳌拜,顶多作威作福,专横跋扈了一点,远远没达到能威胁皇帝的水平。至于年羹尧、和珅等,就更不够格了。

李大人一生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官,属于谁见谁骂的人,要不是大清国需要一个背黑锅和擦屁股的人,李大人早就被漫天的口水淹死了。

在强硬派鼓动下,大清国和法国开战了。山西之战,大清国惨败,被寄予厚望的黑旗军也被证明不是法国人的对手。消息传到北京,先前高呼主战的人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沉默的外表下,主战派有着怎样的内心戏呢?

法帝似乎比我们想象的强大的多啊!

大清军队好像并不是天下第一啊!

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等等,远的就先放放吧,反正我们也过不去,先把近的诛了,越南这事咋整?

嗯······放弃越南,把大清军队撤回国内,向法国人释放友好信号,争取和谈解决。

可是,派谁去和谈呢?

当然是老李啊,都是他把法国人惹毛的,当年要是李宝协定签了该多好啊!

和谈?

李鸿章只能苦笑:作为一个专业的外交家,我郑重告诉你们: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我们被法国人打的像狗一样,根本没有谈判的筹码,如果此时回去跪舔法国人,法国人肯定会漫天要价,大清非得大出血不可!

现在必须打下去。北宁还有两万多军队,物资多多,弹药充足,防御坚固。前线主将黄桂兰乃淮军老将,很有作战经验。最重要的是北圻(越北)即将入冬,河道的水位会下降,法国内河舰队的机动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舰队的配合,法国人很难啃下坚固的北宁。

等到战争进入僵局,我们就有了和法国人谈判的筹码。

所以,我再次声明:坚决不能撤退!

当然,李鸿章不是一个盲目乐观的人,他看到了北宁前线的有利方面,自然也看到了不利方面。

不利方面有哪些呢?

一是统帅不行,作为广西、北宁的最高负责人,广西巡抚倪文蔚、布政使徐延旭不知兵,不知洋务大局,他们的话不可靠。

二是中法实力差距的客观事实摆在眼前,且大清将领没有打近代化战争的经验。

三是法国人的内河舰队比较猛,虽然不久就是枯水期了,但是上天不一定靠谱。所以必须进行塞河工程,阻止法国舰队机动。

老李虽然是文官,但他却是靠打仗起家的,当年灭长毛,剿捻军,战功赫赫,被称为大清国军事权威。这一次,老李的军事战略眼光依然老辣,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北宁前线的症结,并给出了对策。

朝廷给出的答复是:继续打!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老李提出的问题和对策,清廷直接无视了。从这里,我们依稀能看到北宁之战前途不妙。

02

山西之战一结束,孤拔就被调走了,负责封锁大清海面。接替孤拔的是米乐中将。

米乐不是一个人来越南的,他还带了两个副手:波里耶少将和尼格里少将。

法国议会还通过了万法郎的军事预算,并将驻越法军增加至人。

米乐将军队编成了两个步兵旅,由波里耶统帅第一旅,尼格里统帅第二旅,莫列波约上校统帅东京分队。

作为清军东线的核心据点,北宁拱卫着镇南关门户。如此重要的地方,清军自然高度重视。

于是,朝廷派来了「大清首席越南通」徐延旭主持北宁防务。虽然徐延旭的头衔只是广西布政使,但老徐有通天的的特权(专折奏事),实际上是钦差大臣,连巡抚倪文蔚都得配合他工作。

徐延旭之所以这么拽,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团——清流派。

在帮老徐抬轿子的人中,有李鸿藻、张佩纶、张之洞、陈宝琛、周德润、廖寿恒、洪均等清流健将,这些人掌握朝廷舆论大权,随便帮老徐包装推广一下,老徐想不火都不行。

为了便于老徐开展工作,清流们决定帮助老徐搞掉广西的地头蛇,即广西巡抚倪文蔚和广西提督冯子材。

冯子材曾经和老徐共事过,还参过老徐一本,听说老徐要来,冯子材连忙请辞,主动走人。其职位由北宁守将黄桂兰接任。

倪文蔚政治嗅觉不敏锐,还乐呵呵的干着巡抚。清流们见倪文蔚没眼色,索性发力直接赶人。于是,倪文蔚被平调为广东巡抚,徐延旭正式接任广西巡抚,全面负责广西、北宁一线的军事。

徐延旭想要插手军队,自然要用自己人,他将亲信赵沃安插到了军队,与黄桂兰分享军事指挥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赵沃是个纯文官,压根不懂打仗,他的任务就是帮徐延旭抓军权。文官本来就鄙视武将,更何况是对头,所以,在徐延旭的默许和纵容下,赵沃经常和黄桂兰撕逼。

对于赵沃的挑衅,黄桂兰予以针锋相对的反击:书呆子赵沃,大清国没人了吗,派你这个菜鸟来当搅屎棍!

黄桂兰之所以敢对着干,是因为他自己也有来头。黄桂兰的亲家兼老领导是淮军二号人物张树声,张树声此时是两广总督。理论上,徐延旭比张树声还低半级呢!

没个强大的后台,谁敢玩政治?

当然,根据上面的事迹,我们并不能断定徐延旭是一个垃圾官员。事实上,徐延旭上任后,一直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尽心尽职开展工作。

徐延旭将自己的大本营设在谅山,遥控指挥北宁前线,他发挥了自己超强的组织才能,将大量的作战物质源源不断的送往北宁前线,保证了大军的后勤供应。

当然,徐大人也明白,山西沦陷之后,北宁三面受敌,面对强大的敌人,北宁岌岌可危,要保住北宁,必须保住北宁周边的几个战略要地。

于是,一万多清军被分布在北宁周围,层层设防。整个防线漫无边际,杂乱无章,遍地散布,缺乏重点。

刘永福和唐景崧奉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命,率领黑旗军前来支援北宁。刚到北宁附近,刘永福和唐景崧就发现北宁布防漏洞百出。

刘永福:黄桂兰各营所扎地点,甚不合意,不能居高扼要,甚是靠不住的。

唐景崧:备多力分,扎营太散,呼应不灵,不能战也!

呵呵······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就你俩会打仗?你俩会打仗,山西三天就丢了。闭上你们的鸟嘴,我的地盘我做主。

就在清军还在撕逼的时候,法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此前,法军通过混在清军中的越南天主教民,完整的掌握了北宁的军事情报,包括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军械后勤、指挥官姓名、背景、履历、派系等等。

相反,清军对法军的情况一无所知,部分没有和法军交过手的桂军显得极度自信,以为法国人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何况,大清军队是正规军,战力岂是刘永福的杂牌所能比拟的?

年3月3日,法军第二旅先头部队从海阳出发,沿太平江北上,6日,法军线头部队与清军接触,占领清军一处据点。紧接着,第二旅大部队开始溯江而上,一路火花带闪电,清军大批要塞沦陷,外围防线逐渐瓦解。

7日,第一旅从河内出发了。11日下午,两路法军在天德江左岸集结完毕。

12日上午九点半,法军发动全面进攻,清军顾此失彼,下午,涌球制高点陷落。法军将大炮拉上制高点,居高临下轰击北宁城。

“弹三落,城市哗奔。”

不知道是打了三炮还是三轮弹幕射击,北宁城内的军民开始争先恐后的逃跑。正在城外督战的黄桂兰和赵沃见大势已去,扔下摊子就溜了。

兵败如山倒,清军大部溃散,不知所踪,仅少量部队撤往凉山、镇南关一线,黑旗军则撤往太原,后退往兴化。

此役,法军阵亡5人,清军(包括黑旗军)伤亡无数,物资损失无数,徐延旭运来的堆积如山的物资,全成了法军的战利品。当然,法军看不看得上还不一定。

胜利来得太突然了!

15日,米勒下令分路追击清军,法军一路势如破竹,桂军、滇军、黑旗军毫无斗志,一路狂奔,谅江、郎甲、太原相继失守。19日,法军逼近谅山。

4月初,法军开始集中兵力向西线进攻,兴化、临洮、宣光纷纷陷落,滇军和黑旗军头也不回的撤到了老巢保胜、河口。

东西两线的战火都烧到了中国边境,北圻全局崩坏,大清举国哗然。

03

本来嘛,仗打败了,处置一下前线军事主官就得了,接下来该咋办就咋办。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风来自哪里呢?这就得讲一段陈年旧事了。

年,李鸿章丧母归葬,淮军老二张树声暂时顶替老李,署理直隶总督。

恰好,这一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照常理,朝鲜只要发生大事,都会遭至外国的干涉,这一次也不例外。此时,正在资本主义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的日本决定浑水摸鱼。

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率军侵朝,朝鲜照例向大清国发送了SOS.

能不能镇住日本,保住朝鲜,宣扬国威,就看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了!

张树声不愧是淮军老二,他当机立断,命令丁汝昌、马建忠带领三艘军舰,东渡朝鲜调查情况。

很快,丁汝昌带回了最新的情报,并建议:乘迅雷之势,直取王京,掩执逆首。抢在日本之前平定叛乱,维护大清在朝鲜的地位。

张树声采纳了建议,命令吴长庆和丁汝昌率军入朝平叛。清军很快控制了汉城,逮捕了叛乱的祸首大院君,逼退了侵朝日军,稳定局势。

壬午兵变,23岁的青年将领袁世凯崭露头角,显示出了杰出政治军事外交的才能,平叛之后,袁世凯以帮办朝鲜军务的身份留在了朝鲜,由此,也开启了袁世凯十二年的朝鲜「太上皇」生涯。

当然,张树声作为此次平叛的总指挥,干脆利落的处理这样一桩国际事件,也赢得了朝野的普遍赞誉。

面对来自各方的赞许,张树声不禁飘飘然了:看来,老李能干得事,咱老张也能干,甚至比老李干的还有好。可见,大清离开老李也是可以转动的。

一个人的时候,张树声就会瞅瞅自己的位置,署理直隶总督,什么时候能把署理二字拿掉?

张树声明白,要取代老李,必须赢得清流们的支持,有清流们鼓舌造势,事半功倍。于是,张树声就授意儿子张华奎在京城活动,专门搞公关,拉拢清流。而清流健将张佩纶是公关的重点对象,因为这小子最狂,说出的话最狠,一句顶一万句,堪称大清国最顶尖的喷子。

zhangpeilun

张佩纶果断拒绝了。张佩纶一生喷人无数,但是从没喷过李鸿章,虽然他和老李并不对路。

原因很简单,张佩纶的爹和李鸿章有过命的交情,李鸿章是张佩纶慈祥的师伯。不仅如此,李鸿章还是张佩纶岳父,张佩纶还有个著名的孙女张爱玲,只不过那时后来才有的事儿。

张佩纶的不配合最终狙击了张树声的转正之路,梁子就此结下。

中法战争,张佩纶的主战声叫的最响,推举徐延旭为前线统帅,张佩纶也很积极。现在北宁惨败,朝廷需要找替罪羊。张华奎意识到,报当年一箭之仇的机会来了。

04

年4月3日,清流言官盛昱上了一封奏折——《疆事败坏请将军机大臣交部严议》,这份奏折名义上是冲军机处去的,但是也捎带上了张佩纶等人。

盛昱拉上军机处,是为了打掩护。军机处大清中枢,不是一般人能撼动的,所以,朝廷肯定会动张佩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盛昱不仅是个言官,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满人,肃亲王豪格的七世孙。

没想到,这封很一般的奏折,却在晚清的政坛上掀起了惊涛骇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晚清的政治走向。堪称蝴蝶效应的典范。

收到盛昱的奏折后,4月8日,北京风云突变,慈禧发飙了。

军机处集体下岗!

圣意如下:

恭亲王,地位越来越高,却越来越不思进取(爵禄日崇,因循日甚)。

开除一切公职,留籍察看,回家养病。

其他人等,不作为,混日子(委蛇保荣)。

宝鋆按原级别退休;

李鸿藻、景廉降两级;

翁同龢革职留用,退出军机处。

新的军机班子成员有: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工部侍郎孙毓汶。

慈禧还交代世铎:你办事,我放心,有问题,找奕譞。「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奕譞,就是光绪皇帝的爸爸,慈禧的妹夫兼小叔子。

多年以来,一直是恭亲王带领着大清这艘破船缓慢前进,虽然走得慢,但是并无重大的险情发生。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恭亲王的处境也日益艰难,特殊的地位迫使他只能成为一个平衡者,而不能成为一个开拓进取,大刀阔斧搞改革的领路人。

功高震主,主就会不时敲打你。所以意气风发的鬼子六没春风得意几年,就被慈禧狠狠敲打了几次,搞得灰头土脸。之后的日子里,奕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毫无作为。

一边要搞建设,做实事,一边要忍受上面的掺沙子,使绊子,时间长了。难免心灰意冷。因为有些人是从来不做实事的,斗争就是他们的唯一工作。而有追求的人和这样的耗不起。

奕的低调,成就了镁光灯下的李鸿章等人。

然而,慈禧终究是不放心,决定找个机会,彻底终结叔嫂之间曾经的友谊,独掌乾坤。

于是,慈禧甩了这一记组合拳,不仅将奕的军机处彻底打倒,还顺带处理了那帮讨厌的清流。

作为清流界的北乔峰,南慕容,李鸿藻和翁同龢这南北两大领袖被处理,使光绪以来日渐壮大的清流势力受到了严重打击,朝廷上也清净了很多。

自此,慈禧完全掌握了大清最高权力。

然而,与以前敢干事、能干事的军机处相比,新军机处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政治可靠:听话!

国内撕逼完了,国外的问题总得解决。

北宁大败,法军几乎拿下了整个北圻。

下一步,法军会冲过中越边界进犯西南吗?大清又会如何应对?

系列文章,前文回顾:

中法战争(五):黑旗军是如何被大清收编的?

中法战争(六)——丹凤战役,法军碾压黑旗军

中法战争(七):血战山西城,中法战争正式爆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ningzx.com/bnxmj/1245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